江城足球网

图片

不容忽视的院感防控:医用床垫清洗消毒的七大关键理由

2025/9/29 11:35:24 | 文章来源:海狮  | 【大 小】 【打印】

医用床垫之所以需要定期清洗消毒,核心原因在于它既是患者在医院直接且长时间接触的环境表面,又是极易被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、耐药菌污染却常被忽视的隐匿感染源

根据公共场所先清洗后消毒的基本消毒原则,医用床垫需要清洗消毒有以下七大理由:

01切断 床垫 - 患者交叉感染传播链

医用床垫的表面及缝隙中,易滞留 MRSA(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)、VRE(耐万古霉素肠球菌)、艰难梭菌等多重耐药菌,常规终末消毒中的擦拭操作往往难以覆盖这些区域,导致床垫污染率超过 50%

当下一位患者入住后,可能在数小时内接触并感染同种病原体,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(HAI)发生的重要 导火索

02保护免疫脆弱人群 筑牢健康屏障

手术患者、烧伤患者、ICU 重症患者及新生儿等群体,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免疫防御系统薄弱,即使是微量的病原体污染,也可能引发败血症、肺炎、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。

医用床垫作为这类患者持续、大面积接触的关键 医疗器械,需维持近乎无菌的状态,才可能避免成为健康威胁源。

03降低褥疮继发感染的发生风险

长期卧床患者一旦形成褥疮,床垫上的微生物可直接定植于开放创面,导致慢性溃疡、蜂窝织炎甚至骨髓炎等;清洁消毒医用床垫可显著减少褥疮继发感染率。

04避免病原体产生消毒剂耐受性

若仅对受污染的医用床垫进行表面擦拭,未通过水洗彻底清除污染物,且长期单一使用某类消毒剂,易使部分病菌逐渐适应消毒环境,产生耐受性。

这会导致后续消毒效果大打折扣,无法达到有效的病原杀灭标准,埋下持续感染隐患。

05满足医疗法规与评审的硬性合规要求

2025 版《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标准》(WS/T 508-2025)首次将床垫纳入 需定期洗涤消毒范畴,标志着我国医用床垫清洁消毒管理与国际接轨。

美国 CDCFDA 等机构早将床垫界定为 接触血液 / 体液的半关键设备,要求患者出院后完成高级别消毒;我国此次标准升级,正是参照国际经验的务实举措。

若未达标,医院可能面临督促整改、通报提醒,情节严重时影响评审评级,这也是国家卫健委完善院感防控体系的具体体现。

06延长床垫使用寿命 降低运营成本

患者分泌物、排泄物残留,以及长期使用消毒剂后的化学残留,会加速床垫内部海绵、乳胶、椰棕等材质的老化、粉化,可能导致医用床垫仅 1-2 年就出现塌陷、开裂等问题,需频繁更换。

而采购符合规范的可拆卸、可水洗烘干、可蒸汽消毒的医用床垫,其使用寿命可延长 50% 以上,既能减少频繁采购的费用,也能降低医疗废物的处置成本。

07提升就医体验 维护医院品牌声誉

医用床垫表面的污渍、异味、霉斑等问题,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居住舒适度,甚至对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,不利于康复进程;同时,也会让患者对医院的卫生管理水平产生质疑,降低信任度。

洁净无异味的医用床垫是医院 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直观体现,也是提升患者满意度、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细节。

综上,医院床垫的清洗消毒并非 可选项,而是与手卫生、医疗器械灭菌同等重要的基础感染防控措施。

  医院需建立 一患者一清洗消毒、污染后立即处理、定期深度灭菌的标准化制度,并选用具备水洗烘干、蒸汽消毒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功能的专业医用床垫,才能彻底堵住感染防控 最后一厘米的漏洞,切实践行 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。